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日本留学 > 留日动态 > 留日时讯 > 正文

中学阶段出国留学并非明智之举

时间:2011-09-07 11:40:01  来源:日本新华侨报网  作者:angelj

      近年来,选择到国外读高中,正在成为继本科、研究生留学之后,国内学生出国留学的又一轮新潮流。2010年底的一项留学调查结果显示,出国留学生当中,15~18岁的学生近三成。在选择出国的理由中,排在首位的留学理由是“接受更好的教育”,有67%的受访者选择这一理由;其次是“增强职业竞争力”。
  
      留学低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
      据了解,不少家长认为,中国中小学应试教育的现状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,高考独木桥现象依然存在,而高校的教学质量同样不能让人满意,让孩子早留学是为了寻求国外的优质教育,希望孩子能够进入顶尖的海外名校接受高等教育。对于这种出国留学低龄化,中学就出国的盲从名校之情结,笔者认为并非明智之举。
       在出国留学低龄化,更多中学生出国热的浪潮下,人们不禁要问:在国外“中文热”迅速升温的新形势下,割断中国元素,失却了中国文化的记忆到底是否明智之举?据了解,如果小学毕业即出国,只有一般的中文听说能力;如果初中毕业即出国,只能听说中文但不会用中文写作;如果高中毕业生出国,留学费用很昂贵,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担的。
  
       年纪尚轻 国外生活难适应
       如果说文化、语言的记忆只是孩子成长过程的辅助因素,那么家庭氛围对于人格的塑造则显得尤为重要。中学生出国,若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就难以适应“独在异乡为异客”的艰难生活,也很难融入外国的文化;由于尚未成年,其判断能力和价值观取向都尚未成熟,又正处于需要培养亲情的关键时刻,缺少亲人的温暖和朋友的关爱往往容易让他们的性格变得孤僻,不理解长辈的辛劳,也不懂得去感恩。中外文化的差异,国外开放的氛围,花花世界的诱惑,在没有父母的监管和引导的情况下,为了排解孤独的求学生活而寻求新奇和刺激,小小年龄把握不住,容易误入泥潭而迷失人生的方向。
       如今,越来越多的人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投资,在做出这笔投资前,给自己做一次投入与回报的评估和计划同样必要。出国留学少则三四十万元、多则上百万元的投入,这对多数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的。前不久发生的旅日留学生汪某在浦东国际机场刺杀亲生母亲,将自己的母亲顾某连刺了9刀,就是由于学费问题发生口角而产生的悲剧。从本案中看出汪某母亲含辛茹苦,为了儿子出国留学,倾其所有,还四处借债,来满足儿子在日本的一年花费三四十万元人民币,5年共花去150多万元。他们以为给孩子最好的,送孩子出国留学,就可以成龙成凤了,这样才是尽到父母的责任。杀母的虽是汪某,警示的却是整个社会,是社会教育、家庭教育。
  
       鉴于此,学生最好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再出国留学,去攻读研究生,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是比较先进的,有高水平的教授、有先进的实验设备,留学生去后,可以边读书、边打工,或担任导师的助教、助手,不仅可以减轻家庭负担,而且大学毕业后掌握了一门专业,可以有更加明确的攻读方向。此外,大学毕业后,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更加成熟,有较强的生活能力,在挫折面前有较强的承受能力,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外艰苦的生活,成才率也会相对高一些。

相关阅读

无觅相关文章插件,快速提升流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