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日本留学 > 留日生活 > 留学生活 > 正文

留学生活:"味增汤"是妈妈的味道

时间:2011-12-14 11:09:08  来源:前程日本   作者:angelj

   “从明治二十五年(1892年)开始,我们这里生产的黄酱就作为贡品送到‘宫内省’了。明治天皇、大正天皇、昭和天皇都很喜欢这里的黄酱。”12月12日,在日本爱知县冈崎市“八丁味噌之乡”的史料馆,年轻的女讲解员这样笑吟吟地对我说着。看来,中日“老字号”有一个共同之处,那就是在强调历史悠久的同时,都还喜欢炫耀与上层乃至于皇家的关系。

    我追问了一句:“现在的明仁天皇还吃这里生产的黄酱吗?”讲解员愣了一下,很快就恢复脸上的笑容说:“明仁天皇和他父亲的口味不一样,好像不喜欢我们这里的黄酱。听说,他是在皇宫里面自己做黄酱吃呢。”天啊,这样的国家一级机密,普通民间的一个小小的讲解员怎么会知道的呢?我,不再追问了。
  
    伫立在一幅图画前,我又愣神了。图画中一男一女在黄酱生产现场,奇怪的是男人下身包着兜裆布,上身穿着衣服,女人下身也包着兜裆布,上身却赤裸着。我想起看过的一些日本“老照片”,明治、大正年间,一些日本女性就是这样赤裸着身躯与男人们一起在煤矿、金矿、海面辛勤地劳作着。她们没有自诩是“半边天”,但她们是日本产业近代化的真正先驱啊!据说,现在“八丁味噌之乡”有面积7000坪,员工70多人。当年,这里有面积一万多坪,员工有多少人呢?女员工又有多少人呢?讲解员说她回答不上来。

    日本人把黄酱称为“味噌”,据说前身就是中国大陆自古以来一直食用的“酱”、“豉”。但是,它究竟是如何传入日本的,说法则有很多。比较靠谱的一种说法是在平安时代(6世纪末)的时候,通过朝鲜半岛,中国的黄酱传入日本,随后与日本原有的肉酱做法融合,成为现在日本“味噌”的原型。而这个“噌”字,还属于日本自家造的“和式汉字”之一,由此形成日本特有的大豆发酵食品。就这样,适合日本地方风土气候和饮食习惯的“味噌”在各地诞生,成为了支撑当地饮食文化所不可或缺的调味品。

上一页 [1] [2] 下一页

相关阅读

无觅相关文章插件,快速提升流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