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日本留学 > 留日生活 > 留学生活 > 正文

混在日本:日本人葬礼中的生死观

时间:2012-10-18 15:03:16  来源:日语在线学习网  作者:angelj

看了这些报道,濒死的金子桑对生命的那份豁达、淡然之态度,就不由得让我们再次体味到了日本人那独有的生死观。

日本人称生死观为“死生观”。一般来说,日本人亲人过世,我们看不到他们嚎啕大哭的景象,甚至都很少见到落泪的场面,参加葬礼的人的表情更多的也是无奈、达观和镇定。

至于原因,首先,由于日本人所处的资源匮乏、灾害频发的自然环境,自古以来就让他们体会着生命之无常,而唯有死才意味着清洁、超脱了。而且,由此也延伸出了无论好人坏人,只要逝去就都清白了,都能成为神灵的意识传承。

其次,村上春树在其《挪威的森林》中曾反复重复了“死,并非是生的对立面,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而永存”的描述。这就与日本佛教的“人死,不过是从一扇门踏入另一扇新生之门”的观念相吻。第三,古代日本武士们遵循的“生如夏花之灿烂,死如秋叶之静美”的武士道精神,本就是将“惜命”视为“耻辱”的。

除此,日本人还把武士道精神与樱花的开放谢落相比较。“樱花七日”,边开边落,樱花那美而易逝的生命意象,生得美丽,死得干脆的英雄情怀,就与武士道精神相契合。

由此,自然、佛教、武士道以及樱花的各种特征相结合,就形成了日本人今天独特的淡漠生死的生死观。其实,从今天我们看日本墓地与住居为邻,甚之者,干脆在家中与死人共生的现实,日本人意识中生与死之间的距离就已经一目了然了。

虽然了解了日本人的看淡生死的生死观,但还是震惊于金子桑的作为。即使他的所为是以秉持日本人的“凡事不给人添麻烦”为信条,但能如此冷静周到细致地安排自己的后事,还是撼动了凡夫俗子的我辈之心境。

金子桑真可谓:生即无憾,死亦淡然。不过,金子桑以自己之“死”,却让我辈感悟到了应如何“生”。从此意义上,再次感谢金子桑,一路走好。

上一页 [1] [2] 下一页

相关阅读

无觅相关文章插件,快速提升流量